昨天给两个国际中文域名续了费,每个1190元/5年,相对传统的英文域名来讲也不算便宜。最关键的,在域名的推广和使用上比起英文域名没有任何优势,这也是现在各种中文域名处于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
混乱的概念
说到各种中文域名,相信绝大多数人分不清楚“国际中文域名”和“中文通用域名”的区别,当然,还有“通用网址”、“无线网址”等等各种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国际中文域名,比如中文.com、中文.net。中文通用域名包括了中文.cn,当然还有中文.中国、中文.公司、中文.网络这样更彻底的中文域名。至于通用网址、无线网址、甚至最早3721搞得一套网络实名,我至今无法区分……
不变的本质
中国想搞一套自己的互联网,单单弄个中文域名显然是不够的,况且现在的中文域名本质上依然是英文域名。举个例子,百度.com(此域名很可能并非百度所有),在解析时会通过Punycode转换成ASCII的编码域名,即xn--wxtr44c.com,只不过在部分客户端中仍以百度.com显示。关于中文域名的Punycode查询和反查,可以利用CNNIC这个中文域名在线转码工具来实现。
鸡肋的作用
既然本质还是现有的英文域名系统,那用户又何必选择更加复杂的中文域名呢?如果百度.com、百度.net、百度.中国、百度.网络等一系列中文域名放在用户面前,作为网站的管理者又如何保证不会有钓鱼网站在其中鱼目混珠,而指望用户去做一一甄别吗?如此说来,中文域名的注册目的只有一个——保护性注册,而中文域名的发明者则成了最大的收益者。
浏览器的阻击
很大程度上讲,中文域名完全是为了诞生而诞生,而让中文域名进一步消亡的很有可能就是浏览器。以Chrome为代表的浏览器界面正在向越来越简洁的方向发展,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地址栏、书签栏、历史栏,乃至搜索栏All in One。与其注册一大票没人访问的域名,不如在Google AdWords、百度推广中投放一些关键字的广告,通过浏览器地址栏默认搜索功能进入目标网站的几率显然要远远大于中文域名。
中文域名,比IPv9略强一些的产物,相信也能比IPv9走的更远一些吧……冷笑三声,呵·呵·呵。
完全就是一个圈中小企业钱的东西
中国有很多东西都是这样!
[...] 文章来源:J同学的幸福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0 评论 Leave A Response [...]
[...] 文章来源:J同学的幸福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上一篇: 简简单单刷HTC G7固件并分区 标签: [...]
:grin: 奇迹在中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