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三天里,除了晚上能看一会儿央视新闻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不过因为行程比较满,倒也不会觉得无聊,第三个晚上过后,迎来了此次朝鲜之行的最后半天。
一早拉开窗帘,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映入眼帘。从近30层楼的高度远眺一切都显得不那么真实。
早餐依然丰盛,不过一大早来这么一盘五花肉也是略有负担……还好旁边的泡菜和榨菜非常爽口。
今天的第一站是人民大学习堂,头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很多同行的游客都觉得很奇怪。其实相当于我们的国家图书馆,这样叫就容易理解多了。
依然是因为阅兵,人民大学习堂前的广场和马路上全是学生。我们来的已经很早了,看来他们彩排也是起早贪黑。
人民大学习堂面向金日成广场,建筑是比较鲜明的仿古风格,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有10层。
历史上叫做国立中央图书馆,1982年金日成命名为人民大学习堂。
除了阅兵排练的学生们,广场前也有很多市民在这里休息。
我们的大巴车刚刚进来我就注意到了喷泉前的这些人,大多拿着水桶或者水瓶从水池里打水。问过导游才知道,他们是打水去灌溉周围的树木和草坪。
所谓的大学习堂不是白叫的,喷泉前的台阶上不少人在这里阅读。
想像一下,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前面还看得到这样的景象吗……
广场一侧的雕塑。
乘车离开人民大学习堂的时候,路过一个小操场,看起来像是一所中学。孩子们穿着雪白的衬衫在打球。
金日成广场,原本的游览因为广场被阅兵彩排占用,只能改在车上简单看一下。广场的阅兵台前挂着两个领导人的画像,我们印象中看到的有关朝鲜的阅兵都在这里举行。据介绍是世界上第16大广场。
来到万寿台,两侧是万寿台大纪念碑的浮雕。
大纪念碑是在1972年庆祝金日成60岁诞辰时建成。正中央是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铜像,铜像高20米,远眺还没有特别的感觉,走到铜像脚下才觉得不是一般的庞大。
按照规矩,来这里瞻仰伟人的铜像,首先要献花、鞠躬以示尊敬,作为外国游客,象征性鞠个躬就好了。
右侧同样也是描绘朝鲜劳动党革命斗争的浮雕。
我猜在朝鲜劳动党里也有“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口号吧,不然怎么会把知识分子放在队伍的最前面。
万寿台的千里马像,1960年建成,传说中能够日行千里的双翼马。
依旧是大纪念碑的铜像,导游说可以拍照,但是不能模仿领导人的姿势……
临走时,看到一队学生来列队走来,应该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吧。
最后一站——商店,出来后看到朝鲜特色的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在一起,马路上全是机动车。
过马路的地下通道。
路上的行人,看衣着估计至少也是干部吧。
商店所在的大厦,粗略一看至少有20多层,在平壤这样的大楼也不少见,不过很少见到有人出入。
一路上看到过很多次的女交警,基本都是化妆加墨镜的打扮,很难得的拍到了这样的一张。
踏上回程之路,考虑到还要在边境新义州停留几个小时,不到中午就要从平壤出发了。
再次来到平壤火车站,满打满算,其实在朝鲜只有整整三天的时间。
不止我们这一个团,导游们都很敬业、负责,把游客们亲自送上站台。游客们也都在这最后的时间和导游合影。
虽然有点凉,但最后一餐的盒饭依然给我留下一个“朝鲜伙食不错”的印象。
新义州停留了几个小时,列车再次开动已是临近夕阳西下,手机提前收到了中国移动的信号,鸭绿江对岸的高楼大厦也渐渐明晰,在朝鲜度过了“与世隔绝”的四天之后,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