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北马,也是第三次全马,天公作美,没有撞墙,没有抽筋,成绩满意,可以说是真正的顺利完赛吧。
地图:https://www.runtastic.com/zh/users/joystyle-zhang/sport-sessions/1391007445
为了不影响今天的作息,昨天开始早起早睡调整时间表。今天4点一刻醒来后就没再入睡,还好睡眠时间也基本足够,照例还是全马前的高淀粉早餐,白粥+馒头。5点半准时出发,天还没有完全亮。
今年入场的线路有所调整,入口处的安检聚集了大量选手不能第一时间入场,算是不太满意的一点吧。存包在广场西侧,检录在广场东侧,西向东的人流和刚安检完入场的人流有所交汇,导致行进很慢。
前同事大多都在E区出发,于是今年和认识多年的两个跑友一起从C区出发,跑前趁着热身的间隙匆匆合影。两个朋友和我参加全马的经历差不多,年纪大我不少成绩很好,实力着实不错。
三人都是TOMTOM的GPS表,跑前留影。他们两人心率控制的很不错,比起我这一言不合上200的心率好太多。
C区位置比去年起跑靠前一些,大约枪响后6分钟冲过起点,起点过后的天安门依旧是留影圣地,今年为了成绩,没有在路上花费时间拍照。
两个朋友去年就是4小时15分左右完赛,今年他们原本计划冲击4小时,后来训练效果一般打算今年求稳,恰好我努努力基本可以跟上他们,于是起步开始基本就以6分配速在前进。天公作美,除了湿度稍有些大,温度合适,没有暴晒都为今年跑出好成绩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因为出汗较多前面的补给点基本没敢错过。
一路几乎都盯着GPS表的平均配速在跑,所以速度很稳,20公里大约净计时是2小时,30公里的净计时是3小时,不过由于比平时训练时的消耗大一些,感觉今天前30公里的体力下降比平时更多,既然已经坚持到这里也就继续维持配速了。
30公里处有“退赛桥”之称的科荟桥没有造成太大麻烦,不过之后的两公里掉了些速度,35公里没有撞墙,不过这段奥森外延的弯路对跑者的心理压力偏大,跑起来不是很舒服。再到后面38公里处的大折返,去年在这里出现第一次抽筋,今年有了些经验,每逢10公里补能量胶,逢5公里补盐丸,撑过了心里这个坎儿。
38公里后两个朋友求稳没有加速,我到40公里感觉体力还有点就稍微提了些速度,最终枪响成绩4小时20分,净计时4小时14分,没有受伤,成绩PB,算是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
领了补给,和朋友、后来完赛的前同事聊了聊今年的心得,都觉得今年的天气对跑出好成绩帮助很大,确实也有好几个朋友今年都跑出了PB,给来年的北马不少信心。至于几乎照搬去年的奖牌设计,就不再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