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屯跑鞋还是2015年,详细的文章同学们可以翻一翻“装备党”这个Tag,穿到2017年差不多都已完成使命,恰好在2017年的某一个星期内,先后看到Rider 18和Rider 19都有不错的价格,要知道我可是Mizuno Rider系列的忠实用户,Rider于我而言也属于闭着眼直接买就很合适的款。于是乎Rider 18和Rider 19两代先后到货,虽然现在已经不是最新一代,不过对我日常练习来说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了。前不久Creation 16终于退役,Rider 18开始正式服役。
首先依旧是标准的定妆照,Mizuno的经典造型,看了这么久慢慢也开始觉得好看了,这一代的过渡渐变色也不错,唯一可能要担心的是前面的白色不那么耐脏。
从这一代Rider开始采用的“蜂巢型”网面设计,理论上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也会减轻鞋体的重量。INTERCOOL透气系统应该也与此有关。
白、蓝、橙的搭配,实物比在网上看起来要漂亮得多,中底从前到后贯穿的橙色也很有动感。
45度角视图,非常典型的Mizuno造型设计,微微上翘的Dynamotion Fit设计。
后视图,鞋跟处的竖至LOGO很像之前穿过的Creation 16,一体成型的鞋面随着渐变颜色延伸至鞋尾。
很标准的鞋码,似乎也是很久没买过行货了,看到带有中文标签的鞋盒还是很亲切的。
AIRmesh鞋面特写,透气性很不错,鞋面没有了内部支撑条,完全依靠整体材料来支撑包裹。
鞋体内部视图,走线工整,这个角度来看透气性也是没有问题。
带有LOGO的鞋舌,不知道是不是行货的缘故,这双Rider 18又回到了中国制造。
Premium INSOCK鞋垫,直观感觉比以往的厚度和弹性要降低了一些,难道这双Rider 18会带来相对偏硬的脚感?
橙色的U4ic中底,弥补Wave弹片“硬”和“弹”的脚感。以及标志性的巨大LOGO。
前面提到鞋尾处的竖置标签及LOGO,和Creation 16类似,猜测也是同一个年份的设计作品吧。
鞋带也是蓝橙配色,以及固定鞋带的“18”代标签。
从脚心延伸至前掌的Wave弹片,以及一直以来提升稳定性的SmoothRide。
耐磨性相当不错的X10大底,按照这几年的经验,撑过800KM问题不大。
Wave弹片上下分别都有中底U4ic海绵包裹。
US 9.5码,重量不足270克,相比之前的Creation和Enigma,回归Rider系列轻便的穿着感,莫非也要相应地提升配速来配合Rider?
超轻重量,但又是一双可以适应中长距离的跑鞋,久违了的Rider穿着感果然还是不错的。15KM首次练习,透气性能果然也是让人满意的。可能是新鞋还没有完全“踩开”的缘故,似乎少了前两双Mizuno的弹中带软,也不排除是为了重量减少了中底的厚度。整体穿着感就比较满意,希望也可以找回第一次穿Rider时的运动状态。
Rider 18以及Rider 19两代同堂,Rider 19大约会在晚些正式启用,到时候也会对比一下这两双Rider的相同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