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Spire 2跑鞋

前不久提到正在穿的两双跑鞋相继都到了该退役的时候,于是留意着合适的备选。作为这几年来的比赛用鞋,稳定第一——无疑Mizuno还是不二之选,而在平日里的练习中,多尝试些不同的品牌也许会遇到更合适自己的选择——当然“支撑”或“缓震”的类型千万不能搞错。月初刚好看到淘宝的促销活动,早就听说过的361国际线系列竟然只卖到200多块,搜了搜评论觉得可以试试——毕竟试错的成本也不大。于是就有了这篇361 Spire 2的文章。

361 Spire 2

认识361的品牌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中学年代,不过一直没什么好感罢了,也没买过这个牌子的产品。开始跑步之后,再次重回视野则是因为361下面的“国际线”这个系列,Spire 2的前作Spire在2016年获得了慕尼黑ISPO设计大奖,之后在美国的一个跑步杂志《跑者世界》评选中也拿到了年度产品的称号,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不过也不足为奇,因为据说国际线的设计师曾在Asics工作过,所以风格多少有些相似。和其它专业跑鞋类似,国际线下面也分为竞速、支撑、缓震三个大类,结合自己的跑姿特点,当然还是选择了Spire 2,目前好像最新的一代产品已经是Spire 3了吧,外观更加时尚了些。

361 Spire 2

外观设计整体还算好看,说实话跑鞋主要是实用为先,只要不是丑出天际就穿的出去。男款的Spire 2有两个配色,除了我买的这个“深蓝/茉莉绿”还有一款“黑色/亮蓝”的搭配,不过另一款黑色为主的配色过于单调,个人感觉不如这个配色好看。鞋面是这些年已经普遍采用的一体成型的设计。

361 Spire 2

似乎还是侧面的角度更加好看,层次上更有设计感,而且隐约中总能看到一点Asics的影子。国际线的缓震系统叫做QDP(Quick Dynamic Performance),快速动力效能系统,台湾团队设计的产品,名字也多了些国际化。

361 Spire 2

大底的厚度、纹路都还不错,只是实际的耐磨性有待时间的考验。

361 Spire 2

个人感觉这双鞋最好看的角度之一。

361 Spire 2

后视图,尺码的问题后面还会吐槽,中底的EVA层厚度看起来有些厚,这部分材料如果能轻些应该会对整只鞋的减重帮助更多。

361 Spire 2

鞋面是复合网布,内部还有增加支撑包裹的支撑结构,鞋头的做工也挺不错,完全没有溢胶,加上透气的网布感觉整体性不错。

361 Spire 2

中国品牌,台湾设计,越南制造,鞋内的走线比较工整,结合前面鞋头基本没有溢胶的情况来看做工算是不错的。透气性一般,应该更适合春秋季穿着。

361 Spire 2

鞋舌的设计略显轻薄,这个后面会再提到。尺码方面确实有些让人疑惑,US码和CHN码的对应还算准确,EUR却大了不少。加上我们平时比较常用欧码来选鞋,所以国际线的尺码务必要参考厘米码。实际上脚穿着感觉来看,大概是偏重欧美市场的考虑,尺寸还是偏瘦,如果脚肥的话,建议要在厘米尺码合适的基础上再加半码。

361 Spire 2

鞋垫同为QU!KFOAM技术加持,足弓处稍高,贴合度不错。后跟处的厚度略有增加,感觉国际线尺码偏小的实际穿感和这幅鞋垫稍厚也有一定的关系。

361 Spire 2

鞋身也是无车缝工艺,优势就是减少材料堆叠带来的厚度和增重,LOGO的数字3比较巧妙的和鞋身设计融合起来,不至于太过突兀。

361 Spire 2

中底+大底也是经典的三明治结构,国际线的中底技术叫做“QU!KFOAM”,和Mizuno的机械缓震完全不同,更像是Asics的“堆料”设计。深蓝色的部分弹性很足,更多分布在落地的脚掌部位,类似Asics的Gel胶,依靠橡胶本身的弹性吸收震动。白色EVA部分则重量更轻,提供主要的支撑。

361 Spire 2

黑色大底是高耐磨橡胶,负责接触地面。目测看来厚度还不错,这个角度来看“QU!KFOAM”、白色中底以及黑色大底的分层一目了然。另外鞋帮处标明了型号Spire 2,尾部的361也不太起眼,反倒是棱形的设计显得比较精致,只是不知道会带来多少额外的重量。

361 Spire 2

鞋舌上的设计比较简单,只是一个单纯的361 LOGO,比较特别的是鞋舌的设计在我之前穿过的跑鞋中算是独树一帜,非常轻薄,几乎可以是紧贴着脚面的设计,没有以往跑鞋厚重、柔软、舒适的传统感觉。只是长距离下不知道会不会对包裹性有些负面影响。

361 Spire 2

大底中部是材质稍硬且有弹性的防扭转平衡片,这是区分绝大多数跑鞋和非跑鞋的特征之一,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跑步中的步伐稳定性。

361 Spire 2

这个角度来看三层结构比较明显,前脚掌QU!KFOAM更多,逐渐过渡到后面的EVA,应该也是性能、重量、成本之间的一个平衡。

361 Spire 2

依旧是我的尺码,说实话这样的结构下300g重量是不意外的,不过让我意外的是两只鞋的重量差别有点大,右脚295g,左脚却有将近305g,同一双鞋同一尺码重量相差接近10g也是头一次见。

361 Spire 2

361 Spire 2

361 Spire 2

周末穿着Spire 2跑了12KM,可能是新鞋的缘故,第一感觉是后掌EVA支撑比较强,因为跑步的路线以柏油马路和水泥路为主,传递到脚上的路感比较清晰,一度甚至有些偏硬的感觉。前掌的脚感的确很像是Asics——软弹,中后段弹的感觉更明显一些,当然时间久了也会有些泄力的感觉,只是平日10KM左右的距离不那么明显罢了。鞋面材质的透气性一般,更适合秋冬室外练习穿着,此外就是前面提到尺码的因素,后半程活动开后感觉前面有些紧,这个和个体差异的影响更大些,我的右脚更紧一些,后面多跑几次应该会有改善。总的来说10KM左右的练习还是比较舒服的,和机械系的Mizuno换着穿有助于让脚适应不同风格的跑鞋,降低长期穿一种鞋受伤的可能性。

仅有 1 条评论
  1. J J

    3有点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