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的安排依然紧凑,一早就要出发,从努沃勒埃利耶赶往霍顿平原徒步,之后再从霍顿平原所在的俄西亚搭乘火车去往埃勒,晚上在埃勒留宿一晚。又是一个“一日三城”的安排,加上徒步可想而知对体力要求会比较高,所以在制定行程的时候多少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了。
清晨6点准时起床,努沃勒埃利耶的天空已经红彤彤的一片,收拾好行李,带上民宿老板准备的“干粮”,开始向霍顿平原出发。
伴随着太阳慢慢升起,这段路并不算太好走,等我们的车子进入霍顿平原的区域已经是上午9点多了,在门口买好门票,还要配合工作人员对随身物品进行检查,主要是防止垃圾的过度产生,只能够携带必须的干粮和饮水——当然水果这类可降解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
在被英国殖民之前,这里叫做“大平原”,后来以驻斯里兰卡总督的名字命名为霍顿平原,虽然叫做平原,但这里的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还是斯里兰卡三大河流的源头,因此植被的覆盖也很高。地势变化也多,很适合徒步游览。
平原内有规划好的路线,一圈大约不到10KM,我们进入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前进,回来看爬升曲线发现是一个先缓慢爬升2KM,然后下降5KM,再爬升3KM的过程,总体感觉不算困难。
印象中这个小山头就是环线周围能爬上去的最高点了,因为相对高度对于周围来说也不算高,爬上去看了下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
前2KM一直在慢慢爬升,让我们觉得一开始就有点困难,还很担心这样走完一圈会不会太过辛苦。毕竟是环形路线,不大可能走到一半原路返回。
后面开始逐渐下行,路上的风景也有所变化,没多久就来到了“世界尽头”,这里实际上是一座悬崖,可以看到山脚下的村庄和萦绕在半山腰间的云朵。
外国小哥哥坐的这个位置算是留影的一个好位置,俯拍下去有种坐在悬崖边上的感觉,要是再向前一步拍摄效果应该更好,实际上下面不远处还有一层阶梯,相对来说安全也不会让人那么害怕。
时间已是接近中午,在“世界尽头”附近刚好有不少空地,我们也就选择在这里短暂停留吃掉提前准备的三明治。
饭后继续沿着顺时针路线前进,整体上是海拔一路下降的趋势,所以心理上给人也相对轻松。这途中还遇到了前两天在粉红邮局碰到的中国老年团的几位叔叔阿姨,这周边的景区比较有限,果然在这里再次相遇,几位老人的身体真是没话说。慢慢地,眼前的景色变成了真正的“平原”。
这一天的天气真是非常不错,一路晴空万里。
霍顿平原里另一处叫得上名字的景点,贝克瀑布。先是在崎岖的山路里上上下下了一段,然后穿梭过一片密林,远远的听到了水声,转过一块巨石看到了瀑布,不过无论是高度还是水量来说都不能算大。
后半段的路途相对平缓,伴随着河流和小湖泊的出现,景色也更宜人。
在历经4小时20分钟后,我们完成了环霍顿平原一周的徒步10.8KM,重新返回了起点处,之前没有特别做过功课,不过相比之下进入平原后顺时针的路线确实更加合适。
因为想要体验一下山间的火车,我们没让司机把我们送到下一站,而是到了距离霍顿平原最近的俄西亚(Ohiya)车站。
车站不大,因为距离霍顿平原比较近,大部分也都是来这里的游客。因为这里的火车速度都不快,加上也是小站,等待的时间也就变得慢了下来……
车站老老的、旧旧的,完全停留在上世纪的模样,也完全没有先进的电气化设施,和工作人员说明目的地,在一个书柜模样的票箱里找到了对应的车票给我们。
小而美的车站,虽然规模不大但风景很好。
后来绕到车站的另一侧才看到售票窗口,不过似乎都是本地人在这里买票。因为外国游客是单独的车厢,所以猜测售票也是分别开来的。
毕竟一上午的徒步体力消耗不少,已经是午后,在车站对面的小铺里找到了方便面,等车的时间泡了杯面充饥。
陆续又经过了一两辆列车,不过都不是我们的车次,当地人民很友善,面对镜头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终于搭上了从俄西亚到埃勒的列车,我们坐的是外国游客的专用车厢,条件相对比本地人的车厢好一些,不过游客数量一点不少,全程都座无虚席。
和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情景一样,车厢和车厢中间衔接的过道是不关门的,因为车速并不算快,相对也没那么危险,甚至不少游客就坐在上下车的列车台阶上。偶尔可以从过道挤出头去看看景色。
列车穿梭于山林间,偶尔会经过沿途的小村庄,速度不快,有个座的话欣赏下沿途的风光也是很好的。
坐着火车晃晃悠悠地到达了埃勒,车站在村子比较偏北的位置,出站后顺利找到了我们的司机,看来开车还是比火车要快一些的。地图上看距离我们订的酒店还有短距离,于是没多停留就继续出发了。
去往酒店的途中经过了明天要去的小亚当峰,在拉瓦纳埃勒瀑布停留了一会儿,也许是季节的缘故当时水量不算大,据说还是斯里兰卡比较有名的瀑布之一。
到达酒店简单休整后开始觅食,毕竟这一天都没怎么好好吃顿饭,酒店的餐厅有一些烧烤和当地的食物,另外我们还想去外面买些,不过没想到酒店所在的位置是一条山路的旁边,前后都没有市场。马路对面有家关着门的披萨店,跟隔壁的工作人员沟通后,才电话叫来了披萨店的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我们点了两张披萨,几个人开始忙活准备食材。
卫生条件着实有些堪忧,砖头搭起来的烤炉,生着火后一个伙计用类似拖地的拖把在烤炉里擦了擦,然后一旁准备好的披萨胚子直接就送到了里面。我们在一旁都看傻了……附近也没有其它餐厅,只好安慰自己“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天色渐暗,披萨出炉后已是黄昏,可能有些饿了吧,刚出炉的披萨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味道也很不错。出门在外,有时让人满足的可能只是一顿平平无奇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