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因为伤病的缘故跑量有所减少,加上没什么比赛也就鲜有动力买鞋,日常训练依旧以消化库存的目的来穿鞋。这双Mizuno Wave Rider Neo是去年的生日礼物,彼时已经没有什么比赛可跑了,所以一直没有开箱,而且这种能否比赛均无定数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今年。原计划今年的北马要在10月底举办,推迟后又有传言延期到11月,于是趁着备赛的机会穿着这双Rider Neo跑了不到100KM。再然后比赛取消,随着天气的渐冷也少了强度练习,这双相对偏重速度的Rider Neo也只好等来年再上跑道。
Rider Neo是2020年Rider系列新推出的一个分支,区别于经久不衰的Rider数字系列,官方定位这双Rider Neo更适用全马330到430之间的跑者。而同年的Rider 24则覆盖面更广,适合全马500的跑者。说回Rider Neo,最显著的不同就是袜套式的鞋面,通常这样的设计都能带来不错的轻量化效果,中底和同年的Rider 24一样采用了Mizuno最新的Enerzy技术。
鞋面
鞋面很有特点,袜套式的一体设计,轻量化的同时应该会带来比较强的包裹感。
仔细看其实还是区别于很多休闲鞋的袜套式编织鞋面的,很多休闲鞋为了舒适,编织鞋面通常比较宽松,穿着舒适但是包裹感没那么强。而Rider Neo的袜套式鞋面更薄更“韧”,纵向还有车线的加固,算是进一步的加强了鞋面的支撑性。
鞋头的一圈包裹了一层热熔的橡胶材质,一方面可以加强一些防护保护脚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路面积水打湿鞋面,提升鞋子的防水能力。
鞋身标志性的Mizuno LOGO,只不过区别于历代产品的硬质面料,和鞋面本身的材质更像,也有加强支撑性的功能。
后视图,鞋帮设计的关系,给人一种这双鞋特别高的错觉,同时视觉上新的Enerzy中底厚度也要高出不少。整体配色以深蓝色为主,2021款的配色略有调整,鞋帮处多了一条鲜艳的粉红色。
鞋帮处的设计很有特点,首先因为是袜套式鞋面设计,穿脱的鞋口就要小一些,此外鞋口后侧高高翘起,对脚踝及跟腱的保护相对以往的低帮鞋会更好,因为高出的部分向外翻折,实测跑动起来也不会出现磨脚的问题。
鞋舌的设计同样也比较有特点,因为袜套式鞋面势必会造成穿脱困难,而为了方便穿脱增加鞋面弹性又会降低包裹性,方便性和功能性就成了矛盾。所以在鞋舌的部分材质换成了弹性更高的材质,也算是在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当然实际试下来穿脱的方便程度肯定不如传统鞋舌方案,但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鞋码的选择还是之前的尺寸,没有因为袜套式鞋面有变化,实际上脚也没问题。鞋面材质相对单一之后,和以往的网面+支撑带的组合有所不同,目测透气鞋要差一点。
鞋垫的设计没有大幅变化,也没有为了追求极致轻量化做成不可拆卸的方式。
中底
中底的更新是这一代最大的变化,新的Enerzy中底技术相比以往的U4ic技术提升了柔软性和回弹性。和同代Rider 24的U4ic+Enerzy相对保守的组合相比,Rider Neo中底则全部采用了Enerzy材质。
标志性的Wave弹片,毕竟是Rider系列的“底子”,所以Wave弹片也只用于后跟。前18mm、后30mm的12mm落差,相比Rider 24的前19mm、后31mm,整体落差保持一致,重量会随着整体薄了1mm而减轻十几克。
大底
大底的变化也是Rider Neo区别于其它Rider系列的不同,摒弃了沿用多年的X10大底,更新为最新的G3大底。不过后跟处的材质从肉眼来看分别不大,大概是因为轻量化的考虑,内侧直接暴露出来了中底,大底橡胶只覆盖了外侧,对于大部分轻微足内翻的用户来说问题不大,毕竟本身Rider系列就是偏缓震系而非支撑系。中间镂空透出的是Wave弹片,另一方面应该也可以“偷”一点重量出来。
前掌的变化最为明显,大概就是名副其实的G3大底了,目测和其它品牌采用的CPU大底非常类似。因为材料的改进也不再需要那么厚实,耐磨度的提高可以让轻薄的大底减轻鞋重,之前担心过这种大底遇水打滑的情况,有一次练习碰到洒过水的柏油马路,专门上去跑了一段发现还好,只要不是极端的大理石路面加雨水的组合应该都能胜任。
整个中底加大底的搭配在近两年的Mizuno产品线里算是比较大的变化,但相比其它品牌更主流的超临界发泡加碳板的组合,Mizuno显得更为保守,或者说是不随大流?
US 9.5码单只鞋重277g,相比同代的Rider大概轻了二十多克吧,当然比起其它竞速跑鞋来说还是没什么优势的,毕竟定位也是330之外的跑者,而机械缓震本身的特点也不大可能在重量上取得特别大的优势。
整体的外形算得上是独树一帜,袜套式的鞋面加上高翘的鞋尾,给人一种特别修长的视觉效果。深蓝的主色加上粉红的点缀也很好看,比起白色同款感觉更有特点。
体验
备战北马的后期穿着这双Rider Neo跑过几次,有间歇也有半马距离的LSD,累计距离大概不到100KM。平均的配速都要比往常的Rider系列快一些,重量的减轻是一个方面,但是感觉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中底Enerzy材质的变化,虽然鞋底的厚度比起Rider数字系列还要薄上1mm,但回弹的感觉要更加明显一些。其它方面因为与传统的Rider系列一脉相承,几乎不需要重新适应。袜套式的鞋面包裹感也更加明显,除了穿脱时要麻烦些,但在比赛时应该不会是问题。原计划是穿着这双Rider Neo跑北马的,不过比赛的取消加上自己受伤的情况只得推迟,来年作为回归赛场的半马用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