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之前的我肯定没有想到,14个月后我还在更新“髋撞日记”,并且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不过这次的更新内容非常简单,谨遵医嘱,彻彻底底地休息了两个月。为了改善睡眠我甚至还买了张10cm的超厚乳胶床垫加在床上……
两个月前就约好了核磁和门诊,周六一早拍了核磁,可能是周末拍片的患者少吧,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线上的“云胶片”。因为这两个月体感还是有疼痛,只是因为没有运动不会那么明显。果不其然核磁片子和报告都显示出高信号。甚至放射科的影像诊断还描述了“缺血可能”。在这之前我是没有害怕过的,不过这个“缺血可能”着实让我有些担心,难道股骨头圆韧带有损伤?缺血的结果莫非就是股骨头坏死、最终走向关节置换的归宿?不禁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网球选手安迪穆雷的那部纪录片《重生》。
矢状面核磁,看到前侧高亮信号时,我一度以为点开了两个月前的片子,而当我真正把最近两次的片子放到一起对比时,才发现看起来更严重了。因为这段时间也停了力量练习,肌肉的萎缩也是肉眼可见的明显,臀肌明显薄了许多。
水平面核磁也看得出,高亮信号集中在前侧,虽然面积没有扩大,但“水肿”的程度确实更严重了。
第一时间看到放射科的影像诊断果然会平添很多焦虑,在等待周三门诊的这几天里一度在想要是以后真的不能跑步该怎么办……而髋撞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少之又少,这种不具备“普遍性”的问题反过来又增加了焦虑的程度。
由于是两个月前约的号,加上我又一大早就到了医院,很快就排到了我。抛出提前准备好的几个问题后,徐大夫一一做了解答,这两个月没有好转甚至从片子上看表象加重大夫也是见过,只是病例数量非常少。按照去年我手术时的统计保守计算,每周四台、每年就超过200台,还没考虑去年患者偏少的情况。徐大夫说这十几年的髋撞手术这种情况也只遇到十几例——也就是平均一年一例。因为病例过少也很难做系统的研究。因为水肿区域集中在股骨头前侧,并不是关节真正的负重区域,大可不必担心会产生塌陷的情况,就算是坐姿时前侧会随着关节的活动朝向上侧,上半身的压力也没有大到可以损伤骨头的程度。而至于信号比起两个月前还高,一种推断是内部的血运在增加、在促进骨头的愈合——而高亮只是反映出了这个结果。由于药物和理疗没有作用便没有额外的处理方式,继续维持休息的医嘱,两个月后再来拍片复查。
可以说到此为止打消了我的大部分疑虑,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相信大夫配合大夫也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这次顺便还查体看了下最近两个月疼痛加剧的左肩,大夫的初步判断是肌肉损伤,约了B超做进一步检查,肩伤是另一个故事这里就不再展开了……不出意外的话下次更新会在两个月后,我自己也好奇莫名其妙的变成“偶发”病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