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之行第三天,继昨天北上之后,今天要南下前往开城的板门店。板门店距平壤200多公里,隶属于朝鲜的开城特级市,是北纬38度上的一个边境村落。距离韩国首都首尔要更近一些,只有60公里。1953年朝韩签订停战协定后,板门店也因此成为朝韩冷战的象征。
早上不到7点起床,最近几天因为晚上“没机会”晚睡,早起也变得不那么困难了。酒店的早餐我觉得可以用丰盛来形容了,四菜一粥里竟然还有整盘的肉片。
除了国内不多见的有轨电车,很多朝鲜人上班依靠自行车和步行。和我们常见的道路划分不同,朝鲜的马路全部是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则在便道上。
意外地看到一个跑步的人,带着跑表、穿着Adidas的跑鞋,步子很大,估计是专业运动员吧。
上班高峰时间的公交车,乘客还是不少的。也许他们已经渐渐熟悉面对外国人镜头后面的好奇心了。
临近建党70周年,路边很多在排练的的人们,这两天也是越来越多见到。
复古的有轨电车,两节车厢连接,看起来载客量不小。
大约三个小时过后,我们的大巴来到开城的板门店。在这里所有的车辆都要经过军人的检查,所以游客们都要下车等待,顺便在旁边的礼品店里逛逛。很符合当前主题的宣传画,大概是“一个朝鲜”的意思吧。
依然是宣传画,大概是南北少年儿童热切盼望祖国统一。
在进入停战谈判区域之前,负责讲解的军官给我们介绍了各部分区域,其它团的导游负责给游客们翻译。
进入停战谈判区域时的一块石碑,大概是介绍了历史。
停战谈判签署大厅,陈设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样貌。
大厅的另一侧改造成了展览。
金日成亲笔题词碑。题词的笔迹来源于金日成去世前一天批示的文件,1994年7月8日因心脏病逝世。
站在板门阁前眺望对面的韩国。面前这些蓝色房间就是经常在新闻里见到的那间横跨朝韩边境的会议室了。
进入房间,这也是唯一一间游客可以随意“来往两国”的区域。军官和导游在为我们介绍谈判的历史,旁边几个欧洲的游客比较尴尬……
窗边的国境线,石子地面是韩国,黄土地面是朝鲜。
从板门店边境出来用餐,很“韩式”的午餐,入座前就规规整整的摆放好,给人一种很强的仪式感。
午饭过后,来到位于开城的高丽博物馆,我们参观的是成均馆。成均馆类似我们中国的国子监,是朝鲜历史上历代的最高学府。
2013年,包括成均馆在内的开城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院内的参天大树,据介绍成均馆内的部分古树树龄超过千年。
成均馆中央的明伦堂,历史上是学府中的讲堂。
两侧的房间用来给学生作宿舍使用。
现如今已经改造为展室,陈列着和成均馆有关的一些文物。
占地面积也很大,大小院落错落有致。
开城是朝鲜直辖市,近些年开始发展工业。在成均馆的外面路过的拖拉机。